臭氧发生器在水产养殖车间的应用
发布时间:2023-04-26 00:00:00 点击次数:1819次珠海本地海鲈鱼苗的培育和孵化成功率较低,为了实现海鲈种苗的本地化供应,之山水产发展有限公司总麦平阳想到了工厂化育苗的方式。通过封闭式全循环水养殖系统,实现养殖环境可控,从而摆脱了珠海地区海水盐度对海鲈鱼苗的制约。“通过传统方式培育海鲈鱼苗,种苗阶段的成活率只有50%-60%,工厂化育苗的成活率可以达到80%-90%,单位水体培育鱼苗的密度也高20%。”麦总向《农财宝典》记者介绍,工厂化育苗不但解决了水体环境问题,还大大提高了产能,整个育苗的周期的虽然没有改变,但更加安全可控。由于水体稳定,鱼苗更加健康,整个养殖周期也缩短10-20天。
之山水产共有两个工厂化养殖车间,每个车间占地1500m2。育苗车间建有循环水沉淀池、调节池、净化池,及数十个直径6米、深1.5米的培育池,装置水质蛋白分离器、水处理臭氧发生器等循环水处理设备。“每个车间投资额200多万,一个蛋白分离器需要3-5万元,臭氧机几千元,微滤器2万多元。”麦总表示,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尽管投入不菲,但值得投入。“风险可控,三年即可收回成本,而设备可以用上十几年。”
通过封闭循环水系统,寄生虫和病毒被有效隔离至zui低水平,大大降低鱼体染病的几率,减少用药。对于斗门的海鲈育种产业来说,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是封闭循环水技术的节水效果非常好,每天只需补充10%的用水。制约斗门地区海鲈种苗发展的瓶颈就是海水条件,工厂化培育鱼苗不需要大进大排海水,使得水处理成本得到近乎的控制。
由于工厂化养殖节水省地,近乎无污染,效益显著,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。市海洋和农渔局责成市水产养殖推广站与之山水产共同建设“工厂化育苗车间”,并承担珠海市水产良种展示示范推广重任。
阅读本文的还阅读了
移动式臭氧发生器